张浩2013年底从青岛退役后,已经吃惯了胶东半岛小海鲜的他,发现郑州只有少数几家知名的海鲜餐馆,而且还非常的贵;而地摊上的平价海鲜,料大味重,货源质量很难保证。
想着自己吃了几年的平价又新鲜的海鲜,回来以后就吃不到了,他决定把青岛海鲜带到郑州来。
在决定开一家青岛海鲜店后,2014年中,张浩回青岛考察。刚好青岛出现了一种新的海鲜业态,有人把渔家的地锅蒸海鲜引到了城市人的餐馆里,做成了大锅蒸海鲜的菜式。张浩想既然做,就做最正宗最原味的。于是,大锅蒸海鲜被带到郑州,成了青岛海鲜坊的主菜。
好的食材有了,再有了好厨师,就更加锦上添花。张浩几经周折,请来了在青岛做了23年海鲜的大厨。青岛来的大厨,自然对各种海产品的生物特性非常了解,除严格控制大锅蒸海鲜的时间外,还带来了不少当地特色产品,像碳烤大虾、各种海产品小菜,这在其他海鲜店很难吃到。
做海鲜餐厅,食材的新鲜是第一位的。一般海鲜餐厅都是从当地的批发市场买当天用的量,优点是种类多,不用存货,代价是成本高。他通过当地的战友,联系到码头的渔民总管,每天直接从码头将货送到当地的长途客车,走公路到郑州,这边店里派人去车站接货。
为了保证货源鲜活,张浩没少找专业人士咨询。最后一个南方商人教他用压冰和加氧的方式,解决了贝类和鱼类的运输死亡问题。而且开业初期,他特意从青岛请了5位专业人才驻店指导。由于味道正宗,加上他的货源好,很快就吸引了大批食客,他的青岛海鲜城很快就成为了郑州当地有名的店。如今每个月的营业额都在7万元左右。
火起来后,跟风者就多了起来,市场的考验,已经摆在这个80后餐饮创业老板面前,有着八年海军生涯的张浩说,军人最不怕的就是考验,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一定把它做好,对于未来,他十分有信心。